是大师不够完美还是我们的审美太脆弱?

  贝多芬的音乐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不仅因为他在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器乐独奏等各领域创作的丰硕曲目,更因为他通过音乐向大众传达的抗争、隐忍、超越、胜利和欢乐的精神。在贝多芬创作的诸多器乐作品中,32首钢琴奏鸣曲几乎贯穿于他艺术生涯的始终,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内涵则显得更加细腻、丰富,令人百听不厌。

  5月9日至17日,奥地利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在国家大剧院举办7场独奏音乐会,将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完整呈现,成为激起乐迷期待的演出盛事。

  76岁的钢琴大师自首场音乐会开始,就在每首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中显得力不从心。同2012年他首度在北京演出全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相比,这次演出已经无法再现昔日的准确与辉煌,而只能点到为止、但求无过。那些期待着在现场聆听“教科书式”标准演奏的观众不免失望,因为耳朵听到的音响经常同手中捧着的乐谱记录存在偏差。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甚至令部分乐迷感到伤心,却依旧期待着演奏家能够在后面几场的演奏中有所改善。5月15日和16日的演出不负众望,钢琴家终于在适应多日后,元气饱满地演奏了“热情”和“悲怆”,以此证明宝刀不老。然而,观众最为期待的17日的最后三首奏鸣曲的演出,依旧显得平淡无奇,毫无鲁道夫·塞尔金、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等前辈的境界与灵光。

  面对布赫宾徳的演奏,理性的观众在失望之余产生些许理解。毕竟,他已经步入高龄,无法展现年富力强时的力道和掌控。另一方面,钢琴家仿佛用自己的演奏向观众传达,贝多芬的经典作品并非“圣物”,更不需以单一的样貌引导人们膜拜聆听。

  听惯了各种著名录音版本的观众对于演奏的“完美”标准逐渐固化,甚至无法容忍现场表演出现的风格差异与情态变化,更不必说明显的瑕疵与不足了。然而,布赫宾德趋于沉稳和保守的琴音却不断提醒着我们,这些伟大作品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既包含着对美好和饱满的期待,又承载着种种原因带来的缺憾和感慨。面对32首包罗万象的奏鸣曲,孰能无过?

  将经典音乐带入观众的生活,是布赫宾德不断演奏贝多芬全套钢琴奏鸣曲的重要目标。“我从不追求对音乐细节处理的所谓标准化,而是不断探索新的可能,并随着心意完善它。”布赫宾德在一次采访中说道,“贝多芬对待音乐从不死板,他也总是在尝试新的风格。你只要看看他的手稿,以及其中的修改,就能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生成是多么坎坷且具有偶然性。”布赫宾德在现场演奏时对速度、力度,甚至一些技术难点的平淡处理和随心所欲,似乎可以因此获得解释。他不愿追求刻意统一与完美,而是带着即兴的态度对音乐的轻重缓急予以处理,自由阐发。于是,贝多芬的奏鸣曲在钢琴家指下被一次次微调,呈现出富有魅力和情意的语言表达。

  如此相比,台下观众却带有某种“完美冲动”。当我们在每次聆听贝多芬作品时表现出追慕经典的迫切与刻意,就难免对现场演出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感到失望。然而,脆弱的审美态度会让我们对演奏家展现出的优秀与独特之处视而不见,而一味在同心里“标准”的比对中产生品头论足的谈资。这种观演心态虽然无可厚非,却严重偏离了音乐欣赏的一般目标。事实上,音乐总是以一种生动鲜活的样貌直入人心。它被人们的直感捕获,并在头脑中形成基于自身期待的想象。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就像催生人类想象的万花筒,透过钢琴家的演奏带给人丰富的精神体验。在这其中,人生的不完美也被包含、显现,成为我们静心赏乐的重要内容。

  “翻开贝多芬的每一部奏鸣曲,就仿佛行走于他人生之旅的每一站。对于我来说,学术分析并非初衷,从各个角度展现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才是我的心愿。这里有个源于演奏技巧的视角:当形式的革新将观察聚焦于内容本质时,乐曲结构的层次性和色彩感更能被完美感知。”布赫宾德在他的专著《我的贝多芬:与大师相伴的生活》的序言中如此写道。

  如果我们将这位钢琴家比喻为一位长久漫步于贝多芬音乐世界的旅人,那么他丰富而持久的表演生涯已经足够令我们肃然起敬。布赫宾德多达六十余次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演出,以及他留下的关于贝多芬钢琴作品的著名录音,足以证明他绝非自我标榜和追求风头的明星人物,而是与古典音乐相伴的一位忠诚的演奏家。贝多芬的音乐是他的表演旨趣,也是他的生活希望。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仿佛一片浸透着人生滋味的海洋,布赫宾德的现场演奏让我们看到一位因体力消耗而放缓步调的泳者。然而,他平静面对,击水向前,将自己融化在《c小调钢琴奏鸣曲》(Op.111)终曲乐章的颤音涟漪里。他的演奏给观众带来有关如何欣赏“经典”的重要启示,那就是将其视为一种艺术的生活。在这用音乐编织的生活里,我们会对创新的声响与精湛的演技欣喜若狂,也能对各种不足和缺憾予以包容。漫漫人生本就如此,而布赫宾德的演奏为它做了最好的说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