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阶层鸿沟感悟底层疾苦——艺术家弗雷德里克的现实主义情怀

(1856-1940年),1856年8月26日生于布鲁塞尔的乌克勒市一个富有的珠宝商人家庭,父母是虔诚的罗马天主教信徒,7岁时进入布鲁塞尔的寄宿教会学校学习。

15岁时(1871年),莱昂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父母找到当地的一位装饰画画家,让莱昂在那里做学徒。与此同时,精力旺盛的莱昂利用晚上的时间,参加了布鲁塞尔艺术学院的夜间培训班。期间还跟随新古典主义画家让·波特尔(后成为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在其工作室工作过一段时间。

1875年,19岁的莱昂与几位一起学画的年轻画家租了一间工作室,共同分担费用,维持画室的基本运转。

当时欧洲最有名气的艺术大奖是罗马大奖,该奖项由罗马美术学院组织,获奖者由罗马美术学院提供留学的奖学金,是年轻画家趋之若鹜的重要奖项。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就此效仿,于1832年组织了比利时的罗马大奖赛,并给予获奖者优厚的奖励。莱昂曾三次提供作品参加这项比赛,但屡屡落选,也因此而受到打击,一度对自己的绘画生涯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一名画家。

莱昂的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鼓励他的同时,1876年自费掏腰包,提供两年的学习之旅让爱子和前一年因雕塑而获得罗马大奖的朱利安·迪伦斯(Julian Dillens)一同前往意大利。这次莱昂游遍了罗马、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威尼斯的艺术殿堂,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饱览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作品,包括佩鲁吉诺(Perugino),多梅尼科·吉兰达奥(Domenico Ghirlandaio)和波提切利(Botticelli)的壁画,深受启发、颇有感触。就此坚定了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

1878年,22岁的莱昂,回到比利时后,便加入了布鲁塞尔一个叫LEssor的艺术家团体,LEssor成立于1876年,由一群曾在布鲁塞尔美术学院学习美术的学生组成,1879年该艺术家团体表示与美术学院划清界限,并宣布他们的口号:“独特的艺术,专注的人生。”他们认为应该将艺术与生活结合起来。他们的创始人希望他们的艺术成为批判资产阶级和保守派艺术圈的一杆旗帜。

莱昂·弗雷德里克早期的油画作品,主要是描绘生活在底层的贫困者,如底层的劳动者、无家可归者和农场工人的真实生活场景,他对他们的处境与悲伤感同身受,并为生活在底层农村人那种执着而虔诚的宗教信仰所鼓舞。

他因此创作了一组5幅组画,题为《农夫的时代》,描绘了农民生活的五个不同阶段,除了年龄的变化过程,他们简陋的着装,物质上的呈现,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大约同一时期,莱昂受到法国自然主义画家朱尔斯·巴斯蒂安·莱佩奇(Jules Bastien Lepage)的艺术的启发,于1882年创作了三联画《粉笔小贩》:三幅画表现了农民家庭生活的三个不同时段。1882年,这组作品在布鲁塞尔的沙龙展出后,引起巨大轰动,被誉为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真正杰作。

左侧第一幅画《早晨》描绘了一个贫困的三口之家外出售卖粉笔途中的场景,背景是小村庄的泥泞道路,母亲似乎是带病劳作,她用头巾包裹着脸庞,露出的眼睛呈现出透彻的目光,她那的冻得发红的双手拼尽力气挽住绷带以揽住背在背上装满粉笔的沉重木筐;身后是他穿着破旧衣服的丈夫背着一个柳条筐,里面坐着睡着的金发小女孩,他右手挽着一个装有食物的篮子,左手紧紧地攥着小儿子的手,小男孩脏兮兮的小手抓着一块面包往嘴里塞;他们看上去都一脸漠然,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中间的一幅画《中午》,以远景的小镇为背景,描绘了一家七口人围坐在萧瑟的田埂边,面前是一锅煮好的土豆,他们就着面包吃着简单的午餐,妻子抱着婴儿,旁边还坐着一个幼小的孩子,和其他三个孩子一样,他们都赤着脚坐在地上。丈夫疲惫的脱下帽子,露出他那已谢顶的头部。他们都显出无可奈何的神态,周围的几个破筐,将他们聚拢在一起。

在右侧的这幅名为《傍晚》的画中,我们看到一家人经过一天的劳作,正在返回家的途中,他们背着的木筐和柳条筐都已经变空,虽然减轻了负担。却都显得十分疲惫,丈夫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步履蹒跚。妻子手牵着另一个大点的孩子侧头看着她似乎在喃喃自语。

殷实家庭出身的莱昂·弗雷德里克能以自己细腻而深刻的洞察力,对底层无产者的处境感同身受,并形象的描绘出三个贫苦的劳动者家庭外出劳作之不易,灰蒙蒙且阴冷的天气场景营造出萧瑟的画面氛围,生动地表现出底层农民的困苦生活,为观众展现出那个年代比利时社会的不平等。作为艺术家的这种深刻的感悟能力,不得不让人钦佩。

在莱昂·弗雷德里克的艺术创作后期,转变为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对现实社会有着更加刻骨铭心的象征表现,足以表明其作为一个艺术家强烈的创作生命力。

莱昂·弗雷德里克(LéonFrédéric)于1940年1月27日在比利时的沙尔巴克逝世,享年83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